• 注册
  • 中国易学 中国易学 关注:641 内容:651

    天根 月窟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超典 > 解密易学 > 中国易学 > 正文
    • 中国易学
    • LV7
      VIP5
      ⚔ 管理員

      北宋的邵雍首次提出了天根、月窟的概念。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易学家,提出了先天八卦,创立先天易学,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是在一首著名的诗《观物吟》中提到天根、月窟,诗如下:

      耳聪目明男子身,洪钧赋予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见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耳聪目明男子身”,男子身,首先说明这首诗说的是人身之事。

      为什么说男子身?因为男子属阳,阳主动,说明这首诗说的是人身阳气的运动变化。耳目聪明,说的是阳气的运动变化使得人体的五脏六腑生机勃勃,耳目聪明代表了这种状态。

      “鸿钧赋予不为贫”,鸿钧,就是鸿钧道人,是众仙之祖,也称“鸿元老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故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之说,这里用鸿钧老祖比喻天地未开前的先天元气。前面说男子身是后天,先天生后天,所以说“鸿钧赋予”,先天所生之意。

      “因探月窟方知物”,月窟,月属阴,窟是空洞也属阴,有些人说它是指女性生殖器官,意思相通,但实际上窟是空洞,是阳气入的地方。

      “未蹑天根岂识人”,天根,天为阳,根是根本,天根是说阳气之根本,有些人说它是指男性生殖器官意思也相通。知道天根和月窟,才能知物知人,明白世间人与万物之理。

      那么天根、月窟在什么地方?

      “乾遇巽时观月窟”,这里又是《周易》的思想,“乾遇巽时” 巽下乾上,是《周易》里的姤卦。

      “姤者 ,遇也”,所以说乾遇巽时。姤是十二消息卦之一,表示阳极阴生之处,是一阴初起时,这就是月窟,对应于天时,即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夏至一阴生。“地逢雷处见天根”, 地逢雷处,震为雷,坤为地,震下坤上 ,就是复卦,复有重复、重逢之意,所以说称为地逢雷处。复也是十二消息卦之一,表示阴尽阳生,为一阳初动处,这就是天根,对应于天时,即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一阳生。因此天根、月窟代表阴尽阳生之处和阳尽阴生之处。

      “天根月窟闲来往” 就是阴尽阳生,阳尽阴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来往反复,就是阴阳升降出入的圆运动。

      “三十六宫都是春”,三十六宫代表一个周天,是一圈,春是春和之气,气在天根月窟之间的往复运动,就是阴阳的升降出入,就是阴阳交合相融,就是阴阳的冲气以为和。

      天根和月窟在《周易》所要阐述的天地万物的变化中至关重要,所以称之为“机”(通“几”),所以邵雍《冬至吟》又说:           

      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           

      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           

      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          

      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朱熹撰写邵雍画像的赞文时说:    

        

      手探月窟      

      足蹑天根      

      闲中今古      

      静里乾坤

      对于人体也是一样,天根是一阳初动处,是人体后天圆运动的起点,月窟是一阴初起时,是人体后天圆运动的中点,这两个点也是后天圆运动的最关键点,阴阳的起始点,也是阴阳之根、动静之主,是人体之机,正是归一饮和观复汤的作用点。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做任务
    • 发布内容
    • 签到
      繁體
      客服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