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综合区 综合区 关注:516 内容:61

    卦气推人体建模:近取诸身数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超典 > 人体研究 > 综合区 > 正文
    • 1
    • 综合区
    • LV7
      VIP5
      ⚔ 管理員

      《易·系辞下》: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说的是伏羲氏观测天象规律,然后观察身边发生物候规律,参考身边的事情发展规律,推及万物的发展规律,于是开始制作八卦的排布。

      我们这章来看看,古人如何“近取诸身数”。

      宋代易学家刘牧,张行成取人体表九窍为泰卦卦象,九窍为耳目鼻口七窍,加下体两窍。上七窍为用,心有七窍为内应。心七窍古代有典故,说是商纣的叔叔比干劝谏自己的侄子不要瞎搞,“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比干,刳视其心。” 传说中的“七窍玲珑心”,实际上并不是指的“心上七个洞”,因为正常心脏内只有一个房间隔和一个室间隔,把心脏内分成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共四个腔。

      所以“心七窍”,更多的是类比规律,也就是类应,“七窍玲珑心”,古人以人心汇聚意识,在外对应头部七窍的功能。

      以额头与舌,开窍汇聚于口。膀胱通窍于下。以内七外九为应,内七外九,上七下九,天七地九。

      以上七窍为复卦卦象,复卦阳始生于下。周天用三阴三阳,耳目口鼻,上四下二,上下通用上四下三,列为天四地三,总为七,六爻卦气用六日七分,余分为七,余分不显。上下相通则:前阴之用见于咙,后阴之用见于咽。

      咽,通饮食,为水土;喉,通气,肺金之用;咙,出津液,火水,火为液,液化为血,为木。一口备五行之用。前阴、后阴兼具“形、窍、用”,通三才之用。

      鼻子、口前后取姤卦卦象,姤卦和复卦为阴阳之用,姤卦为阴生于上。以鼻主土,为地用,地不用耳目,故三阴不至天、三阳不至地。目、耳,两窍而一用;目用在“看”,耳用在“听”。鼻,一体二窍,右左呼吸,出入不同;口,一窍,藏暗窍三,水、谷共一窍为咽,气一窍为喉,血一窍为咙,咙通舌下,又为二窍,为津液所生;额头暗窍通鼻之息,与涕则为用五和用六区别;前阴,一窍而二用,精、溺不同途,故复、姤以互体成卦,皆有暗数,这里所谓“暗数”是卦气上用的数;后阴为谷道。水、谷在上,入则同一;咽在下,出则分二。道、溺,属水、属肾精、属火、属心,下出则二窍同一体,上出则一体分二窍,舌下二窍。

      《医经》称“五藏上关”:咽纳而不出,咙出而不纳,喉则有出有纳,主口而与鼻通,为息道。咽通胃、喉通肺、咙通心。

      体表九窍,上七下二,天七地二,头部七窍,下体前阴后阴两窍,故体表共九窍。所以律吕之数从黄钟至蕤宾为七,天之七;又用大吕、夷则二变,为地之用,至夹钟而无调,通用为九。舌窍应精、水,咽应水、谷、道,九窍之用已备于上,故天虽用七而有九宫,为天之地。细论,则耳、目、鼻六窍,口一窍,舌二窍,为上之九窍。口一而分咽、喉、咙为三窍,咙在舌窍为二(左水右火),则首有七窍而备十用,故天有十干也。


      两耳同一用于听,两目同一用于视,两鼻与喉同一用于气,咽用于饮食,咙用于津液,通为五用,故十干共为五行。


      水入则附谷,出则附液,故五之用,亦在六与七,而天之用,盈于七。周天作卦气六日七分,七分为余分。


      耳、目、鼻、口,共四;两耳、两目、一鼻、一口,形则为六;鼻分二窍,则为七也。上有九窍、下有三窍,合十三,包含一闰数。上十、下四,为二七之用。论明窍,则上七、下三,为十,不通而用九,故数有十而所用者九,为遁甲。


      以下的长度当然是粗略测定,且人与人不同,不要作定论看,只为了找类应规律。


      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五,为五行,径一围三,备三才用数;长二尺六寸者,阴数用二十六,闰数十三而偶;留谷二斗,五之四,为地;水一斗五升,五之三,为天;总三斗五升,则五七三十五,天之七。


      小肠,大二寸半,五而五,五行各五变;径八分少半,则八而余、九不足;长三丈二尺,地数十六而偶之,得三百二十寸,当六十四之五爻,为复姤卦小父母左行对应五变之数;受谷二斗四升,则坤数二十四;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则不足,六十四之一。


      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为四象之体,从天之用;长二丈一尺,则二百一十寸,三七之用而乘十;受谷一斗,则为地十之数;水七升半,则七十五合,为五行乘五为二十五,通三才之用。


      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为八卦之体,从天之用;长二尺八寸,为四七之策,七之本体;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则九十四而不足,九十四而乘十,为月行通数,一章之弦,为一部之月数。


      肠、胃,通长五丈八尺四寸,计五百八十四寸,通五十九尺而不足六寸。五十九,为月行两月之日。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通受八十八升不足三合七分。八十八,为阴阳刚柔本数。长者,运行之用,故合乎月行;受者,容物之体,故合乎四象。数各有亏者,阴为缩也。


      肝,重四斤四两,共六十八两,一千六百三十二铢,为蓍草四八之策归奇。数,一爻十七,总一卦,得一百二;总十六卦,得一千六百三十二。论两数,则得四爻之策。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三应甲木、四应乙金,金木相为用也。七应火,故藏血。现代是以肝脏为五叶八段。


      心,重十二两,共二百八十八铢。十二数,为天地之用;二百八十八数,六位四十八卦之爻数,为四位三十二卦之卦数。七孔三毛(七孔三毛是内经中论述方式),盛精汁三合。七应火数、三应木数,木生火,故心包血而肝藏之。三、七者,天地致用之要,在《河图》则三居东、七居西,在《洛书》之变则七居人路、三居鬼方也。精汁三合,三元之英,与胆同,故人之致用,全在心、胆,皆甲木之用。


      脾,重二斤三两,共三十五两、八百四十铢。三十五数,为五七相乘;八百四十,则天地各一变而乘日数。日变三十、月变十二,共四十二为一变,偶之为八十四。扁,广三寸、长一尺,有散膏半斤(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三者,为天之用。扁广(形状),从地之形。一尺,则天之阴数足于十;半斤,为八数,膏为用,用止于八,故日有十而卦有八。


      肺,重三斤三两,计五十一两、一千二百二十四铢。五十一,十七乘三,蓍草中八数归奇,一卦得一百零二策。五十一数,为三爻之奇,为半数,每三两,得七十二株,应周天七十二侯,主气。以铢数应卦,得十二卦之策。肝数三而得四爻、十六卦之策,肺数四而得三爻、十二卦之策。金木互用,故龙含火而居坎,虎含水而居离。在纳音,则寅卯居西、申酉居东,天、日相应,则东西为纬、卯酉互易。六叶两耳(现代统计是五叶),六为河图水、二为河图火,肺以藏气,精神之舍,两耳以化气行荣卫,为火之用;六叶以包气,为水之用。合而为八,应木之用,故肝肺为配偶。肝之七,兼三、四;肺以二、六成八,则甲乙与庚辛相嫁娶。


      肾有左右二枚,重一斤一两,计十七两、四百八铢,为八数归奇,一爻之策。以铢言卦,为四卦之策,合肺与肾,得肝之数。


      心十二两、肝六十八两、肺五十一两、脾三十五两、肾十七两,总一百八十三两,为三百六十六之半也。三百六十六日,阴阳各半,阳施其气、阴凝其形,共成一物,故五藏之轻重,得其半。得四千三百九十二铢,为一岁之足辰。


      胆,重三两三铢,共七十五铢。七十五数,为五行各五而通三才,胆之气备三才、五行,故人之致用全在胆气。精汁三合,与心同用。回肠受水七升半,为地之中天之用。胆言所禀、肠言所容。


      胃,重二斤十四两,共四十六两、一千一百四铢。一千一百四,为用数二百七十六乘四。


      小肠,重二斤十四两,与胃同数,左回十六曲;大肠,重二斤十二两,右回十六曲。共四十四两、一千五十六铢。四十四,为四象数;一千五十六,为用数,二百六十四乘四之;十六数,为地之位数;左右者,分阴分阳。


      膀胱,重九两二铢,共二百一十八铢,乾之策二百一十六,为加地之二;坤之数一百八而偶,则各加天之一。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九者,阳之极数;九十九者,三十三乘三,不到百数,以一为本体(加一),则为一百足数,故古人称之为下流之极。


      肛门,重一十二两,共二百八十八铢。肛门受形轻重,与心同。肛门为鬼门,肺之用。


      胆三两三铢、胃四十六两、小肠四十六两、大肠四十四两、膀胱九两二铢、肛门十二两,共重一百六十两五铢。以大数来看,为十斤,十天干足数;以中数来看,为一百六十两,地之十六位足数。五铢者,为天五之精,胆得其三、膀胱得其二,三天两地,以小数来看,得三千八百四十铢,而五铢不在其数。


      脏得一百八十两者,二九数;府得一百六十两者,二八数,天地之分也,为人禀天地而生。自然之数,数之常,长短、轻重、大小合天数之权衡度量,得天地之正气。若所得尺、寸、斤、两、升、合,皆以同身之数为则者,非禀天地之正气。


      口,广二寸半,五五二十五之用。唇,至齿九分,九之用。齿后至会厌三寸半,五七三十五之用。容五合者,用五数,吸气、纳谷,为天地冲气。


      舌,重十两,十干足数,共二百四十铢,为二十四乘十;长七寸,天七之用;广二寸半,与口同。


      咽门,重十两,与舌同;广二寸半,与口、舌同;至胃长一尺六寸,为地数十六。形体之数,凡三、五、七、九、十二者,皆合乎天用之数;四、六、八、十、十六者,皆合乎地体之数。


      喉、咙,重十二两,与心、肛门同,三才之要。舌、咽、喉、咙,共三十二两,长三尺五寸。重三十二者,四八之地;长三十五者,五七之天;广二寸,阴阳之道;长一尺二寸,为十二数之用;九节,则九数之用。


      计长短,得分、寸、尺、丈而止;计多少,得分、合、升、斗而止,皆从地之四。计轻重者,得铢、两、斤而止,从天之三,亦交法。天一地二,为本数。这里是指的测定脏腑的方式。

      LV7
      VIP5
      ⚔ 管理員

      体、用二数,出于《难经》,皆与易数合,乃知伏羲画易,黄帝、岐伯论医,本出一原,无越三才之理也。诸家解释,不晓其理,故特为详之。杨仲修于府藏轻重、长短间解一二,余不通者,乃谓略率大法,非五行生成之数,禀配难以解释。此乃造物之原、人生之本,三元四象,天地大数,岂独五行之用而已邪?


      十二经脉应十二辟卦,奇经八脉应八正卦。若十五络,则应九六之用。


      《易纬卦气图》不用坎离震兑四卦,则文王后天卦也;《参同契》不用乾坤坎离四卦,则伏羲先天卦也;关子明卦气不用乾坤未济三卦,则后天易之经卦也。


      贤者贫贱,如细人之食少,清气乏和气也;恶人富贵,如粗人之食多,浊气胜清气也。要之,皆非中和,由阴阳气偏而然。人者,天地之五藏也。圣人在上,调民人以和天地之气,天地之有良医也;圣人不作,人民不调而天地之气不和,是无良医也。故阳虎达、孔子穷、盗跖寿、颜渊夭,不在五帝三王之世,阴阳不正,天地不能胜其数,天自病矣。


      天一真精者,人之本神所托焉,性、命之根也。命,精也,阳自下生,故命门在下;性,神也,阴自上降,故性门在上。命如国家,无不该也;性如朝廷,无不总也;心如君主,无不治也。其余,皆官府,或清或浊,皆不可废。清者任其清,无君子莫治野人也;浊者任其浊,无野人莫养君子也。岐伯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气也,傅相之官,治节出焉;肝者,血也,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肝之神、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胸中者,上焦气所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性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部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矣。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五藏皆有精,而肾藏之;皆有神,而心藏之;皆有血,而肝藏之;皆有气,而肺藏之。心专藏神,故心为知觉之主,而人多认心为性也。


      水火者,变化之根原,心、肾为阴阳之本;金木者,生成之终始,肝、肺为阴阳之用。故人之性,立本由精神,致用在胆气。


      肾之精,以三焦之气而资肺;肝之血,以胆之神而辅心。一气判而为阴阳,阴阳列而为五行。一气以阴阳五行而造天地,天地复以阴阳五行而生人。阴阳五行之气,其在人也,钟于藏、府,实者为形、虚者为性。故阴阳五行不正之气,外则病形、内则病性,形、性之病,异状而一理。孔子曰:“古者,民有三疾,性亦是病也。”禀有多少,故病有微甚;积有久近,故疾有浅深。甚者不容医,微者容医。丹朱、商均,虽尧舜不能医;太甲、成王,得伊、周则可医。浅则易医、深则难医。惟狂克念作圣,浅易医也;习惯若自然,深难医也。是以三代而上,人性多善、教化素明故也;战国而下,人性多恶、教化不明故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三代而上人之所常学也。”后世安得有此耶?非惟不服药,又多饵邪毒而助之矣。


      阴阳证兆于冬夏,而万物生成在春秋。阴阳以用为大,故道家炼气先龙虎,而人之运用由血气。孔子言:“血气未定者,戒之在色;方刚者,戒之在斗;既衰者,戒之在得。”谓血气能使人为善,亦能使人为恶,事在调养之而已。此孟子、荀卿所以皆有养气之论也。


      肾藏志、脾藏意。志、意与心,三者相为用。心虽为主,托乎志、从乎意,志定则心定,意正则心正矣。人欲养心者,当以脾、肾相表里,则饮食男女之际,不可不谨也。养肾则真气存而和气生,养脾则和气日滋而浊气不胜,自然血气和平,胸中宽净,忿欲不来扰其心。譬如朝廷之上无小人,则人君无自而邪慝矣。医家者流谓血气为人之神,而上药养性。盖药能调血气,使血气和平,则性正矣。故金石之毒,久服能变人之性者,移人血气故也,寒食散之类是也。


      脾为中者,指五藏而言,五行之中也。心为中者,指一身而言,三才之中也。五行以土为中,则人当以脾为中。而以心为中者,天中者,脑中也;人中者,心中也;地中者,脾中也。天地以人为致用,处在中而虚故也,故人致用在心也。脑为天中,清之本也,故脑为性门;脾为地中,浊之本也,故脾为身本;心为人中,用之本也,故心为神府。摄三归一,皆自天一而生,故肾为命门。肾为天一之水,地下之天也;脑为天九之金,骨为水凝之金,髓为金化之水,地上之天也。一与九,始终之道也。


      赤与黑,谓之玄。玄者,阳在阴中未分之时;黄者,土之色,中致用而已见之时。故天玄而地黄,天岂独指阳,地岂独指阴乎?


      贫富、贵贱、寿夭,命也。智愚,亦命也。善恶,非命也。得之气禀,惟天之神所命而不可增损者,是命;可以上下,惟吾之神所命者,是性。


      愚人如溲便,恶人如邪气。溲便,亦是正气,故以时传道,病疾不生,但浊尔,清气有多少,浊气亦有多少。邪气者,气之偏僻,害正者也【正气之太过、不及者,便是偏僻成邪气】。贤而贫贱、愚而富贵、仁而夭、鄙而寿,此阴阳天地之病也。有圣人在上,如良医焉,天地不能免此者,如圣人亦有疾病,但非人伪之所生尔,乱世亦不尽逆、平世亦不尽顺,取其多而胜尔。治世不能无小人,乱世不能无君子。如平人亦有便溺、病人亦有息气,但不能按其时节分守则乱矣。


      藏、府、关、通,每部脉各有四十五。动者缘胆,同奇常之府藏,精汁三合而不出,故气脉不通诸藏府。三焦有位无形,包络有形无位,皆不得为正藏府。余各五动,五九四十五也。


      藏、府,法五行、十干,胆甲、肝乙、小肠丙、心丁、胃戊、脾已、大肠庚、肺辛、膀胱壬、肾癸。府为阳,法刚干;藏为阴,法柔干。除胆以应甲,甲当遁。遁者,潜伏阴遁之名,故脉隐伏。惟本位之动,不关通于诸部。胆有动,脉于左关浮而得之,不通于别藏之内。


      天有十干、有九宫,宫布九干,故甲当遁。三奇六仪,共九干,甲遁在六仪也。首自平旦寅时,艮中之南,水下一刻,五藏、四府、气脉朝会之时,诸部之中,诸脉相通会。冬至以后,法阳遁顺迁之故,自膀胱至肺;夏至以后,法阴遁逆行之故,自肺至膀胱。自府至藏,作进局;自藏至府,作退局,四十五动一小结。结者,止也,各从分。五动之中,有变常之脉,知疾在何藏、府也。


      天地之数五十五者,十一之五也,应五藏六府皆得五数,则三焦无形已去之矣。大衍之数五十,则包络合于命门,同为二肾,亦去之矣。虚一之外,又去实卦之三、虚卦之一,余四十五策,当一节之气,则又合胆之应遁也。

      回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做任务
    • 发布内容
    • 签到
      繁體
      客服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