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讲讲易学(传统文化)发展的总脉络:最开始是伴随着对天体的运动观测,这是生存的需求,所以产生了以太阳为主的“太阳历”和以月亮观测为主的“太阴历”,随着文明融合,形成阴阳合历。所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以地轴线上的点为基准,日月星辰全部都是“斗转星移”的循环往复运动的视角。
基于这种古典天文学的认知,由此产生对“天象”的具体描述。在古典天文学产生了“三垣,二十八宿”、“十二星次”、以及日地月五星的运动周期描述。同时产生了很多的易学名词,比如“天一地二”、“三天两地”、“天五地六”、“天六地五”等等。
基于这些运动规律,后逐渐以“日月”为参考,开始频繁使用易数,产生各种图示,比如“河洛”、“八卦”、“九宫”等。易数和天象进行完美结合,共同表达时间和空间观念。
在“象数”的认知基础上,古人将“易理”进行丰富,作用于人类的社会人伦指导,儒家通过《易传》将《周易》的“易理”进行丰富,扩展,形成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利用来管理社会数千年,并非儒家这一种“学术”,百家争鸣的基础是“象数”认知。易理最容易被曲解,也最容易被利用,比如宗教的发展就利用了易理。
通过“象数理”的结合,诞生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学术体系,各种易占算是“象数理”的综合运用,原理全部融合在它们的起盘模型当中。而使用时,更侧重“物象”和“易理”的发挥。传统医学与易占密不可分,因为整个体系就是“象数理”而来,其内各符号的制定根源也在“象数理”,五运六气更是易占模型。
除此之外,当时社会采用一种方式,叫做“同律度量衡”,也就是使一切能够度量,测定的单位,全部依据律吕而制定,而律吕的源头在易学的“象数”,在《汉书》有记载这种指导方针下的几百位星官制定的五大社会秩序活动。
所以可见,包括民俗习惯、琴棋书画、建筑服饰、社会制度等等各方面与易学息息相关,这种民俗习惯、思维活动直到现代仍然在使用中。
在易学的推崇层面,不仅仅是单个针对“精神”领域,而是“物质”与“精神”同步发展,并且事事形成规矩方圆,事事做到最好。
这是传统文化的大体发展脉络。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