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说:“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
《周易·系辞》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伏羲氏时,有龙马出於河,其背上旋毛,宛如此图。(见图5.1)
《周易·系辞》中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知三五,懂合圭,明水火,识子母,别雌雄,分先后,顺与逆,机在哪,黑与白,有何用,若不明,速求师。
伏羲氏时,洛水灵龟出现,其背甲纹斑,宛如此图。(见图5.3)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
洛书的十五数,是奇妙之数。
横十五竖十五,对角还十五。
阴阳二五混合图是河图之用。从二五归一五,一五归中五,由五归一,后天返先天。要做到此,就要明精气神为上药三品,知其后天中含先天,知其如何抽添,知其如何取坎填离,知其如何制魂拘魄,知其识神为元神之桎梏,妄意为贪嗔痴之母,是流浪苦海之毒苗。访善知识,拜明师,明性命之理,修长生久视之道。
5.6图是一张洛书图的深化,其最简单看就是一张人体五脏平面图。左右肺在上,其数为四、九,五行属金;心和心包在左偏上,其数为二、七,五行属火;肝胆在右偏下,其数为三、八,五行属木;两肾在下,其数为一、六,五行属水;脾在中间,其数为五,五行属土。人体的五脏中既含有后天的五物、五贼,又含有先天的五元之质及五德之信。其克、制、返、归四字,仍修行之功夫。五元为先天之用,五德为道之行。所以其图内包含的修真内容非常丰富,理法极其深奥,要在自己的实践中反复悟解,才能明其精髓,有所成就。河图阴阳双螺旋顺之五行入后天,逆之返一归中进道乡。洛书二八是性之机,七九乃命之功。河图为体,洛书为用,体用结合,互相参悟,洛书归河图,后天返先天。
注意:
0、先天卦和洛书关系密切,实际上洛书完全是先天卦二八易位的产物。万事万物发源于零无,但在洛书产生的年代,由于没有发生负数,也没有发明零,古人聪明的以五以及五的倍数为零。先天卦阴仪坤艮坎巽和阳仪震离兑乾依次对称相对形成四对彼此相反的卦象,这种情况与绝对值相等的正负数以零为中心对称正好一样。即以零为发源,为中宫,把三阳乾和三阴坤分别看成+4和-4(至于乾坤为什么取4为绝对值,因为这里有四对对称的卦,而且四以三进制看属于新的全息元的开始,因此四当属于乾坤共合成之数——其中,四方合围表零,内里两个笔画表阴阳乾坤,则以四与零为基可育六子,而太玄数也以九为始,以四为终,道理很深刻),则阴仪诸卦分别为-4,-3,-2,-1,阳仪诸卦分别为+1,+2,+3,+4,则具有序列-4(坤),-3(艮),-2(坎),-1(巽),0(零),+1(震),+2(离),+3(兑),+4(乾),对此序列采用数字信号处理中类似模5信号的处理方法分别加上5,则其数值不变,则全变成正数:1(坤),2(艮),3(坎),4(巽),5(零),6(震),7(离),8(兑),9(乾),将其中二八易位即成洛书,这也当为洛书之真正数理起源。
1、在传统医学中有”左肝右肺”的说法,实际上是有深刻根源的,乃取六兽本体,其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中黄为土,法象河图,按照五行相生,与脐周动气以及后天卦密切相关;而五脏位置分布,乃上金下水左火右木中黄,按五行相克分布,取象基盘洛书为用——身体方位对应复盘洛书,与先天卦关系密切(先天卦和洛书都是按照五行相克来分布的,其中洛书数字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取自洪范定义).仔细探究起来,五脏之间直接相连关系不是很明显,而六腑之间基本上直接相连且上下位置关系明显,分别为胃(土)–>小肠(火)–>胆(木)—>膀胱(水)–>大肠(金),考虑到大肠的肛门是开口决定大肠乃至整体排泄,称为魄门,故放在最后),基本上按照五行相生的河图顺序(河图和后天卦都是按照五行相生顺序走的,表时序,如四季的变化就可用后天卦表达),也就是说五脏空间位置相关洛书,六腑顺次位置法时间相关于河图.人的上下雀桥一在口中,另一在肛门,两者都属于金,前者为兑,后者为魄门,都是非常关键的,佛家就很注意”语”对应的口业.在古代体系中,以日象河图,对应五腑之闭环,以月象洛书,对应五脏之闭环,和如上的描述暗合。日月法明象易,为经,五星以五行命名,为纬,日月五星合称七曜。
2、七九易位
指河图、洛书西南之数互易。河图之体,七从二居南火位,九从四居西金位。近人杭辛斋认为:“后天离日震出,震居先天离位,而离火本天亲上,升居乾位。太一紫宫,离纳甲数九,河图南位二与七合,积极数本九,后天分体为用,以二纳坤,乃以西九移南,与七互易,遂成洛书西南一面六七二九之序。其何以七九之必互易者,则所谓变理阴阳,酌盈剂虚,以成易道之妙用者也”。“七九相易,免酷暑之过烈,成秋金之和平,所谓播五行于四时和后月生焉。四序春木生于冬水,夏火生于春木,冬水生于秋金,皆子代父,处顺得常,不失其序。惟火金相克,以金承火,不啻他人入室,此所仇者为继序也。故非介以坤土,而序不成,此所以六八不易而七九易”。(《易数偶得》)
3、二八易位
古代对洛书构成的认识。认为原数一居北,为万数之本,不可动摇,由北左旋为一、二、三、四,由北右旋为六、七、八、九,五则隐藏。其中二居东北,八居西南,相对易位后,则二居西南,八居东北,即构成洛书之数位。近人杭辛斋《易学藏书》:“盖二八位,在先天卦则巽、震也,在后天卦则坤、艮也。坤、艮皆土,为五十之数。万物皆生于土,皆归于土,成始成终,而皆在于艮之一位矣。巽、震相易,故雷风恒之。《象传》曰立不易方,此言其未易之体也,易则为巽、震,故风雷益之。《象传》曰自上而下,曰天施地生,此即其已易后之用也。坤、艮为谦。《谦·彖传》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曰:天道亏盈而益谦。象曰:裒多益寡。凡此皆指二八两位阴阳变化之玄妙”。认为“二五构精,妙含而凝,即二八交错之用也”。(《学业易笔谈》)二八易位体现天地造化之机,阴阳变化之妙。
4、人体九大要穴按照九宫分布如下:
百会(九)
印堂(四) 泥丸(戊五) 玉枕(二)
膻中(三) 中丹(十) 夹脊(七)
脐(八) 中宫(己五) 命门(六)
会阴(一)
另从这图可以得到进一步启发,人脑袋象九宫,当有立体九宫分布,人体中宫按河图分野,各对应一眼,恰与”足踏河洛”的说法暗合。
5、在九宫神行、密宗坛城以及古代在锻炼中对于八宫本炁的体认都呈现明显的量子化和有序分布的特点,可以作为完备系统的正交开解,其中先后天卦以及河图洛书都是八炁分布中稳定有序的排布结构,其中可有很多现代科学原理保证,如洛书与黄金分割的联系,很多分形分维数接近黄金分割等等。从密宗坛城结构来看,其中方形结构应该与地支有关,从其四正和四隅镇宫之象的差别也能看出。另古人关于河洛数字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不是随意规定的,同样在60花甲序列中以海中金开始以大海水结束也不是偶然的,其与五脏的洛书分布直接相关,肺脏对应后天气,两肾对应先天气,一上一下,五行分别对应金和水,且在中医里肺主表,肾主里。关于八卦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可能以方位和时序确定的,也就是说先定时空方位后定五行属性,虽然其起源尚不确定,但也绝对不是随意的。玄珠作为内太极其色气方位按照河图分布,而其流转所诱发气机流动则按洛书顺序分布,这从传统丹道理论和祝华英内证结果可以推断出来。另人体营气周流规律也是按照洛书顺序来的,其中也必然相关于本丹按照河图规律的流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得出结论,人体气机流动与月亮关系密切,其中有洛书和先天八卦,而本丹则相关于太阳,其中有河图和后天八卦。立位于地球,观察月之运化,有洛书存在,故古云“月象洛书”;立位地球,观太阳运化,有河图存焉,故古云“日象河图”。二者又并行不异,可通过七九易数互变.中宫四六分劲,各加三而为七九。玄珠初始色气法易数后河图,六兽游走也是如此,随即进阶后则如密宗坛城而有九宫,佛坐神行之下有所谓九宫神行,最后混成太极,出黄金分割易数前河图和洛书归一而成规范结构。洛书四正位所成正方形为阳,四角位所成正方形为阴,这和密宗坛城四正为佛,四角为菩萨暗合,则坛城乃洛书也,而实际上将八卦四正四隅划分的观点仍暗合五行,即四方位加中间。正五边形对应DNA纵投影、身体外形五心的结构、十天干阴阳五行都是如此结构,而中土模式体现于河图、洛书结构中,洛书结构实际上除了可与人体五心外形建立联系外——这种联系直接体现于内经中,还与配以后天卦的子午流注规律、人体内脏的位置和配以后天卦的丹区划分有密切关系——这样丹区、内脏、12经脉、五心、坛城构成了各尺度分布的九宫结构。而丹区色气的划分直接关联于河图,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常人和初阶锻炼状态而言内太极法河图,法地,外太极相关周流法洛书,法天,也有所谓小周天法河图、大周天法洛书之说。在后世研究中为什么经常后天卦、河图、地支盘、天干盘和先天卦或洛书相配,实际上就是内外太极相匹配进行分析。
6、元代《易纂言》说:“河图者,羲皇时,河出龙马,背之后毛,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前赤后黑左青右白中黄。以象旋毛星点,而谓之图。羲皇则其阳奇阴偶之数,以画卦生耆。”。
《易纂言》又说:“洛书者,禹治水时,洛出神龟,背之拆文,前九,后一,左三,右七,中五,前之右二,前之左四,后之右六,后之左八—横盘洛书。以其拆文如字画,而谓之书。禹则自其一至九之数,以叙其洪范九畴。”前九应乾,后一应坤。
7、《礼记·礼运》:“河出马图。”因此孔子从古籍中记载得知,河图为伏羲时代黄河出现一匹龙马,其身上有文采图案,谓之龙马负图,伏羲将其文字记载下来,因其出于黄河,谓之“河图”。另外于《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礼记》中的这一段解释,将古人在修身内求法中的观察所得移植成身外的实景现象,颇为有趣。
其实,在修身内求法中,本身就将心意比喻为“龙马”,而肾气之精则喻为“神龟”。当实践至金水分形阶段时,则会呈现龟形的全息图像。人体脊髓内的脑脊液循环系统,则喻为“漕溪黄河”。拴心猿锁意马,进入深沉的静定之中,心液(擒龙、伏意马)下降,肾气之精(神龟)上升(亦称伏虎),心内阳中阴精与肾内阴中阳精自然结合以后,必然会自动进入“黄河漕溪”的脊髓之内运转,逆行而上,进入大脑,在脑中呈现图像。
少数人可以在大脑出现内河图全景图像,类似旋极图。当内河图稳定以后,必然会由光点产生光柱,冲出头颅而与宇宙全息星象相连接;同时,宇宙中的河图亦同样形成光柱下降,与这些光柱相连接,从而在心身了了若无之中,产生更为细致的全息图形与图像(注:顶河踏洛,小周天十线55索最终将延伸至于体外,应日)。
记录下来,也就是河图的产生之源,这就是古代修之身内求法而获得河图洛书的秘密,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修身状态。
类似地球附设六脉一样,祝华英内证结论随着该理论的普及在社会层面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疗实践证明其正确性和合理性,这本身就是一种生物空间场调控和建势效应,必然标志人类整体生物场水平和在位状态的提升和跃迁,黄帝内经确实到了进一步兼容式跨越的时代了,融合西方科学最新发展成果和传统内证成果的中医实践将会得到空前发展,其理论的内涵外延将更加深入和严谨,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是干货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