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应用上,24节气的制定,可以指导人类生产生活,但依然是“大体”而无法定量的,比如最初用的平气法制定,那么这只是一个假定的标准,后来换定气法,嫣然成了另一套时间略微有差别的标准,所以无法定量。再者什么时间段干什么,依然是有人为制定和号召的结果,谁说到了春分节点,人就一定要去干什么?没有这回事。从这点看预测体系内的“大而化之”模型,依然是一回事。
中式思维是偏向于规律描述,或者是现代人觉得“大而化之”的,比如古代常出现“若干、少许、大体”,即使在需要严格计算的天文历法中,也会常见“太、少、少半、太半、强、半强、少强、弱、半弱、少弱”等词汇,其他的领域就更不用说了,比如“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等,在今人学了逻辑思维之后,会(查看原文)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