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气”用了很久,直到清代才正式换做“定气”法,“平气”是把长度平分,也就是回归年的长度365.25(这是四分历时期,后面更精确),每间隔的两气时间长度相等;而“定气”是把黄道的圆周平分,每间隔的两气角度相等。
如果太阳是做均速运动,那么两种方法都一样,没有本质差别。但地球的公转速度并不均匀,因此,采用“定气”得出的数据,更为精准。
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在天体历算中,是把圆弧作为长度来计算的,所以早期“平气”法是主流。到“定气”时期,首先需要认识到地球的运动特性,其次需要融入更多的计算。平气和定气得出的节气,是有差异的。古代很早也有天文学家认识到这一点,比如张子信,刘焯,一行和尚等人,但民间制定的民历,依然用的是“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