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在內經裡是易數模型,表達的是周期,最早的易像有天體以及物候規律對應。易經八卦作為天體的基礎模型,萬物會有一定的規律對應,正因為這些模型能模擬天體運動,所以確實可以用來預測,但是趨吉避凶是古人一廂情願或者謀生的說辭,實際上真正能改變命數的方法還是靠自己努力,所以當儒家為周易作注後,著重突出周易的易理,也就是“自強不息,生生不息”等。所以只用其理是沒錯的,只是在數和像不能正確認知的情況下,理會偏。疾病的根源有很多因素,一是人體五行構成,每個人都不同。二是天時,因為周天的歲差,使得年與年不同,但是會在某個時間點回歸,也就是循環,人體不斷地與外界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這是大方向的論疾病,假如深入到現代西醫的領域,那其實也是一種尋“易象”的過程,無非是人體細胞指數,人體各種生化反應,這些統歸於易學的易象。
人要少生病或者說抵抗力強,內經中是論述“精神內守”,對應天體週期易數即主客加臨的餘數將對大週期節點沒有太大影響作用。八風是運動的代名詞,陰陽也是運動的代名詞,五行,八卦,九宮,干支等等都是天體運動的代名詞,易數5、6、7、10、12、14、30、36、72、144、288、214等等這些皆是對應的運動的數,這整個“象、數、理”統統用來表達和論證“天人合一”,所以天人合一不是一句哲學術語和空話,任何模型都可以以數來表達,比如八字的模型,奇門的模型,統統可以用數來表達它們的形成,只是現代人解釋不了。風動蟲生,類象八天后米生蟲,你可以查詢下相應的自然規律,一般是八天。而天體週期八節點(八卦)後便是360天,任何模型以360示人,但一整年並非360整,於是古人以多出來的餘數類比米生蟲,人生病,這是一種易像上的表述,要是找科學原理,同樣可以找出對應理論。科學也在向前發展,易數是連接現代科學和傳統文化的紐帶,自然數產生現代數學,數學是絕大多數學科的基礎。它們本來是不分家的,現代人不懂這些。
地球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