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介,字吉老,又字克一。 生於1060年(北宋嘉佑五年),卒於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江蘇泗州(今淮安盱眙)人,寓居楚州(今淮安) 。宋代文學家、蘇門四學士張耒之外甥。楊家世代行醫,名聞遐邇。楊介幼承祖訓,攻讀經學,廣交文壇俊彥,善繪事,尤擅畫竹。後舉孝廉不就,乃發奮攻讀醫典,繼承家技,又受業於張耒門下,盡得其醫學真傳,由是醫術大進,任州太醫生。以奇方異法治癒宋 徽宗等疑難病症,名震京師。臨症之餘,精研臟腑內景,形體骨度,厘正宋以前有關臟腑圖形資料,實圖繪製了我國最早的人體解剖圖譜——《存真圖》,對中國醫學做出了突出貢獻。南宋建炎四年回泗州,不幸為盜賊所害,享年70歲。
1、繪《存真》《環中》開解剖先河
繼承是創新之源。楊介於醫,治病每求其本。嘗曰:黃帝時,醫有俞跗,一撥見病因,能割皮解肌,湔浣胃腸,以祛百病。今醫者,若能洞悉臟腑,見病知源,則起效更速,苦無專書可證。雖有吳簡之“歐希範五臟圖”“松蘿子五臟圖” ,但所繪臟腑每多謬誤或語焉不詳。乃參攷諸書,厘正謬誤,結合所見五臟之真,繪而成圖。政和三年,成《存真環中圖》。
僧幻雲《史記標注》曰:“宜賊歐希範被刑時,州吏吳簡令畫工就圖之記,詳得其狀。或以書考之,則未完。崇寧中(1102年~1106年) ,刑賊於市,郡守李夷行遣醫並畫工往視,抉膜摘膏,曲折圖之,得盡纖悉。介取以校之,其自喉而下,心、肺、肝、脾、膽、胃之系屬小腸、大腸、腰、腎、膀胱之營畳其中,經絡聯附,水穀泌別,精血運輸,原委留連,悉如古書,無少异者”。
日本的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載:政和三年,洛陽賈偉節《存真環中圖》序曰:楊君介吉老,以所見五臟之真繪而為圖,取烟蘿子所畫條析而厘正之。 又益之以十二經,以《存真圖》名之。 (幻雲曰:存真,五臟六腑圖也;環中,十二經圖也。)惜已佚。 但施沛撰《髒腑指掌圖書》稱:“餘得宋時楊介所繪《存真圖》原本,互相參攷纂為是編”。
邱璿刊《明堂經絡前圖》,複以《存真圖》附繋於內,命工重繪而刻之。 說明《存真圖》在明代尚存。 此後,元代孫煥《玄門脈內照圖》,宋代朱肱《內外二景圖》,明代高武《針灸聚英》,楊繼洲《針灸大成》等書,均引用了《存真圖》中不少內容。 從中可以知道該書所繪臟腑的解剖位置和形態,大體是正確的。 儘管有疏漏或部分謬誤,但在我國解剖學資料極其缺乏的年代,能有這樣的專業書籍,是難能可貴的,也說明解剖學已為醫學所實際應用。 方春陽先生在《中國曆代名醫碑傳集》中說:“楊介對祖國醫學最大貢獻為繪製《存真圖》。此圖實體繪製,乃真正之解剖圖,是解剖史上之名作,影響深遠”。 對楊介《存真圖》作了較高的評估。
2、施奇方異法起痼疾沉屙
楊介以醫術立世。 用藥遣方,自成一格。 奇方异治,不同凡響。 故診疾問病,辨證審因,每藥到病除,妙手回春。 其醫名遠播大江南北,乃至京師。 宋代黃庭堅《山穀別集·楊子建通神論序》稱:“餘有方外之友曰楊介,嘗為餘言《素問》《本草》 之意。且曰:五運六氣,視其歲而為藥石,雖仲景猶病之也。至於本草,則仲景深矣。餘涉世故多,未能從介學之,衰老鼠逐戎審,瘴癘侵陵,生意無幾,恨不早從楊君學也”。 茲輯其臨床軼事幾則:
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載:“宋徽宗日飲水過甚,苦於腹疾,太醫治以理中丸,不效。召楊介治之,楊介仍用理中丸。帝曰:此藥已服用多次。楊介曰:皇帝之病因食水而起,臣以氷水煎此藥,是治受病之原。服後果痊癒。”
清代王宏翰《古今醫史》載: “廣州府通判楊立之,喉生癰腫潰,膿血流注,日夜不止,寢食俱廢,醫者束手。適吉老來郡,立之命二子往邀之。介至。熟視良久曰:不須看脈,已得知矣。此疾甚异,須先啖生薑一斤,乃可投藥,否則無法。子有難色,謂喉中潰爛痛楚,豈宜食薑?立之曰:吉老 醫術通神,言必不妄,試啖我。初食味甘香,稍益至半斤許,痛漸己;滿一斤,始覺味辣,膿血頓盡,粥餌入口無滯礙。明日召吉老,謝資對曰:君宦南方,必多食鷓鴣,此鳥好食半夏,久而毒發,故以生薑制之。今病原已清,毋庸服他藥也。”
明代萬全《幼科發揮》載:“宋理宗嘔吐不止,召醫楊吉老治之。問曰:用何方?曰:辛熱藥也。帝曰:服之不效。吉老奏曰:熱藥冷服。藥成放井中良久,一啜而嘔吐止”。
宋代·蕭存禮《百一選方》載: “王定國患頭風痛,至都梁求名醫楊介診治。連進三丸,病失。懇求其方,則是用香白芷一味,洗曬研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嚼一丸,以清茶或荊芥湯化下,遂名都梁丸。此藥治頭風眩暈,女人胎前、產後傷風頭痛,血虛頭痛有效。”清代《盱眙縣志稿·人物》 載: “有富家子忽病,視正物皆以為斜,幾案書席,以至書寫尺牘,莫不為然。父母甚憂之,更歷數醫,皆不諳其疾,或以吉老告,遂以子往求治。既診脈後,令其父先歸。留其子,設樂開宴,酌勸無算,至醉乃罷。扶病者坐轎中,使人舁之,高下其手,常令顛倒轉側 ,久之方令坐榻而臥,達旦酒醒,遣之歸家,前日斜視之物皆理正之。父母躍然而喜,且詢治之之方,吉老雲:令嗣無他病,醉中嘗閃倒,肝之小葉搭肺上不能下,故視物斜。今複飲之醉,再輾轉,肝復位矣”。
楊介治病奇聞,散見幹醫話和筆記雜著。繼承其醫術有記載者,為孺生李氏子。清代陸心源《宋史翼》載:“李子執師禮甚恭,後入贅為壻。介盡以精微授之,李子盡承其傳,亦以醫術鳴世,後以醫科及第至博士。李植元秀即其從子也。”
3、交文壇俊彥著醫藥方書
文壇杏苑雖屬不同領域,但由於傳統文化諸多分支的共生性和整體性,古代先賢往往亦文亦醫,醫文兼通。所以,古代醫家無不具備精深的文學修養,使言而多文,行之甚遠。楊介家學淵源,早年就通讀經史,博覽百家之書。又與當時文壇張耒、賀鑄、吳則禮、呂 本中等俊彥交遊,投贈詩文,得益良多,這為他以後以文載道,著書立說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從以下幾首贈詩中,可以窺知其醫理精湛,醫技高超,醫德高尚與其醫文結緣之淵藪。
“間坊遠市聲,終日掩衡門。唯有風中葉,蕭騷終日聞。午枕不成寐,起坐無與言。喜開故人書,珍藥幸見存。其方受仙聖,其效未易論。豈為蠲沉屙,庶可輔本根。珍重複珍重,厥價萬筠墦。永年未可冀,庶保無夭昏。”(宋代張耒《秋日喜楊介吉老寄藥》)
“我以無作語,刊彼月面背。遣似呂南山,未要餘子會。平生太玄雄,唯有一語在。只憐粥飯和,已複不驚樁。”(宋代吳則禮《百湖集》寄馮少有詩並示楊吉老)
楊介謙虛好學,嚴以律己。每有診誤,必反躬自省。宋代洪邁《夷堅志·支景·茅山道士》載: “名醫楊吉老,其術甚著。某郡一士人狀若有疾,厭厭不聊賴,莫能名其何等疾苦,往謁之,楊曰:君熱證己極,氣血消灼且盡,自此三年,當以發背死,不可為矣。士人不樂而退。聞親識間說茅山觀中一道士,於醫術通神,乃詣山拜之。??道士診視而笑曰:汝便 可下山,日日買好梨一顆吃之,其疾當自平。士人歸,僅如其戒。經—歲,楊介見之,驚其顏貌腴澤,脈息和平,謂之曰:君必遇异人,不然豈有安痊之理?士人以告,楊介立具衣冠,焚香往茅山設,蓋自咎其學之未至也”。